榆林化學:從一隅走向全域 ?
2024/10/08如果說深耕“一塊煤”,做強基礎化工,是傳統能源化工的“典型”路子,那么,搶占新能源賽道,發力高端化、多元化、低碳化,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,做優精細化工,則是榆林化學向現代能源化工突圍的重點方向。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《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為精細化工產業的發展明確了方向,提出了目標和要求。
從能源化工走向精細化工,從一隅走向全域,榆林化學正與新興產業開啟一場賦能共生的“雙向奔赴”——以自身發展為地方煤化工產業穩鏈、強鏈、延鏈、補鏈,從而帶動下游形成千億規模的精細化工產業集群。
謀篇布局,拓展全產業鏈新領域
榆林化學按照“全域統籌、高端定位、合理布局、科學規劃”的原則,以集成陜煤集團多年煤炭分質利用科技創新成果為基礎,不斷探索產業整體向高附加值價值鏈遷移的新路徑,其規劃建設的1500萬噸/年煤炭分質清潔高效轉化示范項目,最大程度地延伸了煤制精細化學品的產業鏈。
該示范項目瞄準能源化工行業發展趨勢,探索煤化工產業可持續發展新路徑,以聚焦生產高附加值材料、電池電解液溶劑、可降解材料及特種油品等4大領域為切入點,科學布局、統籌謀劃以甲醇制烯烴為主線,對烯烴進行深加工,延伸發展SAP、POE等烯烴系高附加值材料。同時,以芳烯烴耦合延伸發展PBAT、PBS、PC等可降解材料、以甲醇醋酸延鏈合成DMC、DEC、EMC等電池電解液溶劑、以煤焦油加氫和輕烴芳構化核心技術發展特種油品,推進煤化工產業轉型升級。
綠色轉型,打造低碳發展新標桿
在“雙碳戰略”、綠色轉型發展的背景下,榆林化學還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產業,實現“風”“光”并濟,澎湃綠色動能。規劃了以CO?為原料制作的聚碳酸亞丙酯(PPC)等高附加值產品,進一步降低碳排放,實現中間降碳56.4萬噸/年。
榆林化學以實現“源頭減碳+中間降碳+末端固碳”為目標,積極探索新能源發電驅動CO?電催化反應制精細化學品研究方向,與西北工業大學聯合開展《新能源制氫耦合有機物電催化氧化技術研究項目》,對甲醇、乙二醇等有機物進行電解,在獲得氫氣的同時生成甲酸、乙醇酸等高附加值產品,該課題獲得了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(2023)全國銅獎。
另外,公司的40萬噸/年CCS先導試驗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加速推進,目前已完成CO?捕集裝置地面工程變電所、機柜間土建交安,預計年底可進行試注試驗,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CO?地質封存示范基地,為煤化工行業碳減排提供重要的示范作用。
創新驅動,引領精細化工新風尚
榆林化學構建創新發展驅動引擎,不斷探索產學研用的內外部協同機制,緊扣需求導向和科技產業化方向。
公司與西安科技大學組建了煤基新材料聯合研發中心,重點開展了煤基固廢高值化利用,高有機、高鹽化工廢水零排放,煤基碳功能材料等前瞻性研究和產業化應用研究,共策劃研究課題4項。
另外,公司還成立了日本研究院,以瞄準科技前沿和“卡脖子”技術為目的,尋求在關鍵基礎材料、精細化學品等領域做好研發工作。
公司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,通過對現有產業的分析“診斷”,提出了無水乙醇提純、MF資源化利用、乙二醇制乙二醇二甲醚等項目,重點研究乙二醇主、副產品資源化、高端化和精細化發展。
在“破”與“立”之間持續完善產業鏈、暢通供應鏈、提升價值鏈,加快培育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,不斷提升產業能級、創新能級、開放能級,厚植精細化工發展根基,是榆林化學用心書寫的一份出色答卷,是回答,更是踐行。
來源:中化新網